-
大陸商標--從王老吉商標之爭看中國品牌之戰
先有深圳唯冠與蘋果之爭,現有廣藥集團與鴻道集團關於王老吉商標之爭,相信未來中國市場上此類爭議會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本文並不是談論其中的法律和是非問題,只是從這些爭論中淺析一下中國企業品牌行銷的重要性和方法。
對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的價值的低估或者不認可一直是中國市場的頑疾,它即阻礙了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也滋生了大量的投機思維。“王加”之爭,必然中企業的品牌發展歷史上起到一上里程碑的作用。
我們看看這一爭論的積極意義:
1、品牌的價值得以確認。“王加之爭”實質上是以商標為核心的品牌資產的所有權之爭。爭論的本身就證明了品牌具有相當高的價值,這對於中國企業以後發展自主品牌,保護品牌起到了相當大的警示作用。如果你到市場上走走,你會
發現在中國市場上侵犯別人品牌的現象仍然是屢見不鮮,此案對於那些侵犯他人品牌的企業應該說敲了個警鐘。
2、品牌投機行為的代價是巨大的。在我們的市場上,總有相當多的企業主不願意自已去創造品牌,總想著投機,打“擦邊球”,正是因為這種低侵權成本的品牌運作,導致了中國品牌成長的困境。這就和總是需要救生圈才能游泳的人一樣,永遠不會真正在市場經濟中建立起強大的品牌競爭力。本案的結論不是我要談的,關鍵是無論結果如何,品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也就是說:什麼時候中國的企業家相信“天上不會掉陷餅”時,中國的品牌才有可能成熟。
我們再從行銷競爭策略方面來看看各自的得失:
1、廣藥方面
此案看似廣藥勝出,但從公眾認識和品牌運作的角度來看,廣藥其實有得有失,得的是:
(1)收回王老吉商標使用權,獲得了相當大的一筆無形資產;
(2)通過此案,使廣藥可以借“王老吉”的名氣進入涼茶產業,獲得產業發展的機會,大大縮短了產業培育的時間和難度;
失的是:
(1)在整個的爭議之中,使得王老吉“正宗涼茶”的地位動搖,公眾對廣藥的認知度不統一,因為,在品牌競爭中,仲裁或者法院代表的是行政權力的判斷,但如何影響消費者的判斷,僅靠權力機構的結論是遠遠不夠的,在整體的過程中,廣藥除了依靠法律程式外,其在樹立和保護消費者眼中的“王老吉”的品銷傳播策略方法,並未見太多的動作。相比於“加多寶”在市場上的動作。包括廣告語的快速改變,使行業內或者消費者對“王老吉”品牌的信心可能打折。在樹立廣藥良好的公眾形象方面顯得乏力,更多的是依靠行政和法律方法。而不是市場的方法。
(2)無論誰應該賠誰多少,對於未來的涼茶市場,都只是個相當次要問題,抓住次要的問題,而忽視未來,帶來的結果是危險的。從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廣藥應該把注意力更加多的轉移在市場的競爭上,不要贏了官司,輸了市場就不合算了。至少目前可以判斷,由於“加多寶”對管道的調整,“王老吉”的銷售量會受到相當的影響。而廣藥的市場能力能否保持住“王老吉”的市場地位,是需要思考的。我們可能基本判斷,涼茶市場上有可能會出現“雙寡頭”結構,但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還早。
1、鴻道方面
失的是:
(1)失去了“王老吉”的商標使用權,但得市場上面臨的完全改版的困境。如果應對措施不得力,可能會使公司喪失大量的市場,面臨困境;
(2)多年來對“王老吉”積極培養,特別是“怕上火喝王老吉”等廣告已經深入民心,現在卻面臨著自已培養了一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狀況。
(3)面臨侵權的官司,對公司內外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得的是:
(1)市場處理速度較快,雖然面臨仲裁的不利,但畢竟有著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在官司是,儘量以時間換市場,快速實現市場的商標置換;
(2)“正宗涼茶”的定位,顯然從市場的角度來重新進行品牌認知的塑造,改變消費者的注意力和對涼茶就是王老吉的固有認識。逼迫廣藥必須重新對“王老吉”進行定位,這增加了“王老吉”的市場風險。因為,即便從面子上,廣藥很難再進行“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宣傳。當然,如果僅從市場認知的角度,維持原有的定位也許更好。
(3)在本案的爭議中,通過網路等媒體,實際上取得了相當多的的線民的同情,同時使得“加多寶”品牌短期內之間在全國實現由企業名稱向產品品牌的轉換,並且通過宣傳和終端的推進,取得了一定的先機。但到目前為止,廣藥在市場的動作顯然慢得多。
(4)畢竟,加多寶有著多年的市場運作的經驗和積累的人才、管道。這些資產是加多寶還沒有喪失的。而中國的涼茶市場消費者實際上並沒有完全自主選擇自由度,因此,管道之爭才是未來的關鍵。這一點上,加多寶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品牌的競爭不僅僅是一個商標權的爭奪,而是企業全方位市場能力的競爭。本案也提醒那些不重視品牌建設和許可權的企業注意,在中國未來的市場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會越來越規範,我們不能僅從情理去判斷企業的商標和品牌,更加應該具備品牌保護的法律意識。同時,也提醒企業只有擁有自主的品牌才會具備持續的競爭優勢。
文章作者:吳洪剛 文章來源:EM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