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商標--淺談中國茶品牌的“向日葵定律
關於中國茶業,眾說紛紜,一言難盡;歷史悠久,卻又中道衰落;現世復興,卻又一團亂麻;企業林立,卻又沒有做大品牌。筆者研究中國茶品牌多年,研究出了一種中國茶業品牌建設與發展的模型,且命名為中國茶品牌“向日葵定律” ,與大家共饗。
尷尬的現狀——
無名牌無品牌
在當今世界的三大飲料中,茶葉品牌首推英國立頓。中國作為茶葉的發源地,卻未有國際上叫得響的茶葉品牌。據悉,一家立頓的年產值竟然占到中國七萬家茶廠年產值的70%。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中國茶一直處於“有品類有名茶,但無名牌無品牌”的尷尬境地,嚴重缺乏強勢的領軍“名牌”與“品牌”。
眾所周知,我國許多茶業品牌在核心價值的堅持上缺乏定力,品牌建設常常迫於市場壓力或受短期利益誘惑而偏離品牌核心價值軌道,所以出現“中國所有茶品牌抵不上一個‘立頓’的品牌價值”的笑話。
我國茶企遠遠還未走進“品牌”時代,而江蘇省茶企更是滯後,更多的茶企管理者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只是關注如何提高產品品質與銷售量,以及應對競爭對手的進攻為焦點,可謂商標零散,漫天遍地都是小名茶,卻唯獨忽略了在具體的經營戰術上,應該始終圍繞品牌核心價值的主線展開。因此,茶葉與企業的無形價值幾乎為零,僅靠茶葉的單純品質價格打天下,那麼茶品牌自然是無法形成的。
江蘇的機會——
天生“王者之氣”
在中國茶業發展上,筆者作為中國市場學會品牌管理委員會理事,研究中國茶品牌多年,研究出了一種中國茶業品牌建設與發展的模型,且命名為中國茶品牌“向日葵定律”:中國茶業的品牌建設與發展,猶如一株向日葵的成長過程,必須經歷——“第一,起點高;第二,方向對;第三,區域廣;第四,時間長;第五,名字短;第六,聲勢大;第七,人文內涵豐富;第八,改進與總結及時;第九,後代優”的“九段成長點”,所以被稱為中國茶品牌的“向日葵定律”!
所以,我國茶業的品牌建設首先要起點高,包括歷史文化、種植環境,以及經濟與社會資源。譬如,地處江南的江蘇是中國南方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茶文化的發祥地,具備了茶文化與茶品質的戰略高度,如此,只要江蘇茶業的品牌如向日葵般伸出地面,便可被世人所關注,且本身具備內心深處的“王者之氣”,自然與其他省份的茶有所區別,品牌價值頓顯!
起點高了,方向也要對,不然一切都是瞎忙。向日葵就具有這樣的品質,不管陰晴風雨,一直跟隨著太陽,目標不變且唯一,那樣便可以達到品牌建設的理想境界。
品牌定位準確了,行銷與傳播區域一定要廣。“一木不成林”,種植向日葵的面積也要廣,增加集群效應,那麼傳播也越廣,品牌影響力自然也越大;在茶品牌建設與發展上,必須要經歷時間的洗禮,經歷春播、夏耕、秋收,甚至冬天的“凍蟲”,才能收穫到“叫好又叫座”的優良“向日葵”。
因此,對於中國茶業品牌,切莫使用“快速催熟藥”,使其所謂的“早熟”,必須嚴格按照品牌建設策略,踩著時間的腳印,走好每一步,扎扎實實走好“春、夏、秋、冬”的每一天,那樣才有可能擁有一個美好的“肥年”。
當然,還要有一個好名字,再做產品行銷。名正才能言順,一個名字賣出幾個億,已不算希奇新聞。“向日葵”就是一個很好的名字,集品種、品質、品格、品位為一體,具備一個“品牌”所含的所有因素,不但便於傳播,且品牌的延伸空間也很廣闊,給人以好感,也給人聯想空間。有個好名字,也需要有一個強大聲勢的“吆喝”,使大家都知道這個好“名字”,從聲勢中獲取消費者的關注、認同與好感。
品牌的打造——
需要耐心和恒心
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國茶業品牌的打造也非朝夕之事,必須經過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因此必須及時地改進與總結經驗教訓,在品牌建設中補漏查缺,週期性的開展改進與總結運動,使茶品牌更好的被消費者所認可,直至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感情。
除此之外,中國茶業在做好單一品牌,或母品牌上應該及時開展子品牌的培育工程,使其品牌有“後”,培養出更多更好更強優質品牌的“向日葵”,使中國茶業品牌的“後代”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
中國茶業的品牌建設必須向“向日葵”學習,嚴格按照“向日葵成長定律”進行品牌建設與發展,不但要做足功課,而且還要具備強大的行動力,即使跌倒了也永不言棄。如此,中國茶業行業才能真正迎來“有種類、有名茶、有名牌、有品牌”的時代,使中國茶業憑藉品牌的力量,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執天下之牛耳,何畏區區“立頓”兒!
作者簡介:資深品牌策劃師、詩人,《國際茶訊》雜誌創辦人兼主編、中科院中國市場學會品牌委員會理事、中國儒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曾獲“中國十大房產策劃師”等榮譽,著有《品牌管理的革命——卓越品牌的五步法則》等系列書籍。
文章作者:蘭 馬 文章來源:江南時報